`

redis集群搭建

阅读更多

安装环境与版本:

Linux版本:centos 7 (只有一台虚拟机,ip为192.168.32.133)

redis版本:redis-3.2.4

Ruby版本:2.0.0p648

 

下载redis安装文件:

wget http://download.redis.io/releases/redis-3.2.4.tar.gz



  

 

解压安装文件:

tar -zxvf redis-3.2.4.tar.gz



  

 

编译、安装redis:

make && make install



  



  

 

创建redis节点:

创建多个redis节点、为后续的集群做准备,首先在redis解压同级目录创建redis_cluster文件夹,这里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,一个代表一个集群。



  

redis_cluster建立以端口命名的文件夹,最少三个以上(mkdir 7000 7001 7002

),并将redis安装解压目录下的 redis.conf 拷贝到这三个目录中。

cp redis.conf /home/rootzx/redis/redis_cluster/7000

cp redis.conf /home/rootzx/redis/redis_cluster/7001

cp redis.conf /home/rootzx/redis/redis_cluster/7002



  

 

修改节点配置:

分别修改节点下的redis.conf配置,下面我贴出了7000节点的配置,由于redis.conf文件很长、很多注释,我这里只贴出我自己修改过的配置项,具体如下:



  

上图为修改IP地址,默认是127.0.0.1,如果不用集群就不用修改,集群不修改则会报错。



  

上图为修改端口,这个端口和我们新建的节点文件夹名称相同即可。



  

上图为修改集群配置,默认是注释掉的配置,放开注释后进行修改。



  

上图为修改pidfile文件目录。



  

上图为修改redis后台运行配置,默认是false,修改成true即可。



  

上图为修改aof日志,默认是false、修改成TRUE即可,表示有需要就开启,它会每次写操作都记录一条日志。



  

上图为指定节点日志输出目录。

 

启动各个节点

redis-server /home/rootzx/redis/redis_cluster/7000/redis.conf

redis-server /home/rootzx/redis/redis_cluster/7001/redis.conf

redis-server /home/rootzx/redis/redis_cluster/7002/redis.conf



  

 

检查 redis 启动情况

ps -ef | grep redis



  

netstat -tnlp | grep redis



  

能看到上面监听程序就代表我所配置的三个redis节点都已经成功启动了,下一步配置redis集群。

 

创建集群

Redis 官方提供了 redis-trib.rb 这个工具,就在解压目录的 src 目录中,第三步中已将它复制到 /usr/local/bin 目录中,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中使用了。使用下面这个命令即可完成安装。不过redis-trib.rb 这个工具是用ruby写的,所以运行前需要先安装ruby支持。   命令为:  yum -y install ruby ruby-devel rubygems rpm-build



  



  

gem install redis



  

然后再到redis解压文件的src目录下执行下面命令,通过redis-trib.rb创建redis集群

./redis-trib.rb  create  --replicas  1  192.168.32.133:7000 192.168.32.133:7001  192.168.32.133:7002



  

发现创建集群不成功,经过翻阅redis官网解释说明,Redis官说,至少3+3,还延续着Master-Slave的设计理念,所以我就在节点目录下又创建了700470057006,做法和前面的配置一致。



 

  

 

接下来再回到redis解压文件的src目录下执行下面命令,通过redis-trib.rb创建redis集群:

./redis-trib.rb  create  --replicas  1  192.168.32.133:7000 192.168.32.133:7001  192.168.32.133:7002 192.168.32.133:7003 192.168.32.133:7004 192.168.32.133:7005



  

标红色这个地方要选yes



  

至此,我这redis集群就算创建完成了,接下来就是进行集群测试。

 

集群验证

    验证方法:我先通过redis-cli客户端shell命令连接到7000节点,在上面设置一个值,然后再连接到其它集群节点的端口查看是否能获取到我在7000端口节点上设置的值,如果能获取到则表示集群验证通过。

  1. 通过命令redis-cli -h 192.168.32.133 -c -p 7000 ,进行shell连接



      

  2. 添加redis值进行存储 set chenfeng 18684****24



      

    可以看到,我在7000端口添加keyvalue值成功了,然后我通过shell命令连接到7005端口节点,看能不能获取到chenfeng这个key

  3. 其它节点验证



      

    Redis集群简单原理介绍:

         redis cluster在设计的时候,就考虑到了去中心化,去中间件,也就是说,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关系,都是对等的,每个节点都保存各自的数据和整个集群的状态。每个节点都和其他所有节点连接,而且这些连接保持活跃,这样就保证了我们只需要连接集群中的任意一个节点,就可以获取到其他节点的数据。

         Redis 集群没有并使用传统的一致性哈希来分配数据,而是采用另外一种叫做哈希槽 (hash slot)的方式来分配的。redis cluster 默认分配了 16384 slot,当我们set一个key 时,会用CRC16算法来取模得到所属的slot,然后将这个key 分到哈希槽区间的节点上,具体算法就是:CRC16(key) % 16384。所以我们在测试的时候看到set get 的时候,直接跳转到了7000端口的节点。

         Redis 集群会把数据存在一个 master 节点,然后在这个 master 和其对应的salve 之间进行数据同步。当读取数据时,也根据一致性哈希算法到对应的 master 节点获取数据。只有当一个master 挂掉之后,才会启动一个对应的 salve 节点,充当 master

         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3个或以上的主节点,否则在创建集群时会失败,并且当存活的主节点数小于总节点数的一半时,整个集群就无法提供服务了。

     

 

  • 大小: 29.7 KB
  • 大小: 23.4 KB
  • 大小: 44 KB
  • 大小: 36.2 KB
  • 大小: 11 KB
  • 大小: 26.3 KB
  • 大小: 9 KB
  • 大小: 8.5 KB
  • 大小: 36.4 KB
  • 大小: 16.8 KB
  • 大小: 9.6 KB
  • 大小: 13.1 KB
  • 大小: 18.3 KB
  • 大小: 14.8 KB
  • 大小: 19.5 KB
  • 大小: 27 KB
  • 大小: 61.8 KB
  • 大小: 30.1 KB
  • 大小: 12.9 KB
  • 大小: 19 KB
  • 大小: 4.4 KB
  • 大小: 32.7 KB
  • 大小: 71.7 KB
  • 大小: 72.2 KB
  • 大小: 7.2 KB
  • 大小: 16 KB
  • 大小: 12.9 KB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